前沿成果
2020 年10月30日,項目四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蘭州大學陳發虎院士研究團隊,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發表了關于丹尼索瓦人的最新研究成果。蘭州大學張東菊教授為本研究第一作者,蘭州大學張東菊教授、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李波教授、德國馬普學會進化人類學研究所Svante P??bo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古脊...
物候是生態系統的關鍵之一,它對氣候變化非常敏感,特別是氣溫的變化。過去幾十年的全球溫度觀測數據顯示在1998年至2012年期間,存在全球變暖速率放緩的現象(被稱為Warming Hiatus),但是Warming Hiatus對全球的植被物候有什么影響到目前為止尚不清楚。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
2020年10月1日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以“Chromatin accessibility landscape and regulatory network of high-altitude hypoxia adaptation”為題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與西藏大學等單位合作完成的有關人類對高原低氧環境適應的調控機制的最新成果,構建了人類對高原低氧環境適應的染色質可及性與調控網絡圖...
氣候變暖對糧食安全的影響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挑戰,受到科學界和各國政府的高度關注。然而全球和國家尺度上作物產量對氣候變暖的響應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以往研究發現不同研究手段估計的氣候變暖對全球作物產量的影響的差別可以達到3倍以上,因此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評估報告對氣候變暖導致的產...
通過分析青藏高原北緣西昆侖山前迄今世界最厚完整黃土巖芯,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方小敏研究員領銜的新生代環境團隊與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團隊共同主導的合作研究發現,北半球高緯度冰量增加和全球變冷是驅動亞洲中緯度地區360萬年以來干旱氣候和西風環流演化的主控因素,并可能通過粉塵輸送對北太平洋和南海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