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4co4x"><object id="4co4x"><menuitem id="4co4x"></menuitem></object></s>

        <li id="4co4x"><object id="4co4x"><menuitem id="4co4x"></menuitem></object></li>
      1. 《第三極環境科學評估報告》全球發布

        文章來源 :

        2022-04-29 16:56

        2022年4月28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正式發布《第三極環境科學評估報告》。該科學評估報告的全球發布會以線上和線下形式,在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部舉辦。此次發布會由聯合國環境署主辦,環境署亞太區域辦公室、環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伙伴計劃、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和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聯合承辦,并得到“國際山地可持續發展年”倡議的支持。

        該報告展示了第三極氣候、水體、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地表變化和人類影響的最新研究成果?!皥蟾嬖u估了第三極過去2000年和正在發生的環境變化,分析了氣候變化、地表水體、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人類活動等不同過程對第三極環境的綜合影響,預估了第三極未來水資源、高寒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等過程的未來變化趨勢及其復雜性,強調多學科交叉研究應對第三極復雜環境變化的重要性?!?作為該報告的主筆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姚檀棟對報告的主體結構做了以上介紹。

        報告發現,第三極地區在過去兩千年以來整體呈暖、濕趨勢,這種暖濕化過程在過去60年內進一步加劇,導致第三極水體在過去30年內呈快速變化特征,表現為冰川整體消融、湖泊數量增加、面積擴大,河流徑流先減后增;水循環的加劇造成冰湖潰決和冰崩等地質災害頻發。另一方面,第三極地區的生態系統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整體趨好,生物多樣性在人為保護干預下保持良好,但仍面臨包括氣候變化在內的諸多挑戰。第三極周邊的人類活動對該區環境帶來負面影響,區域經濟發展需更充分協調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模型預估結果表明,第三極地區在21世紀末將進一步變暖變濕,進而可能引起更多地質災害。

        環境署高級職員、環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伙伴計劃主任張林秀表示,該報告在中國科學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泛第三極環境變化與綠色絲綢之路建設”(Pan-TPE)的支持下,由“第三極環境(TPE)”國際計劃組織的近百名國內外專家歷時兩年多的認真撰寫、反復修改和國際專家的精心評審下完成。

        據悉,4月28日是“國際山地可持續發展年”倡議的發起日。今年1月份《中國同中亞五國領導人關于建交30周年的聯合聲明》表達了各方對倡議的支持。報告的發布將提升該倡議的國際影響力。

        在TPE國際計劃框架下,通過Pan-TPE和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等項目的持續支持,科學家將繼續深化與聯合國環境署、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和世界氣象組織等國際組織和國際計劃的合作,不斷提高第三極研究的國際影響力,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全球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服務。


            <s id="4co4x"><object id="4co4x"><menuitem id="4co4x"></menuitem></object></s>

            <li id="4co4x"><object id="4co4x"><menuitem id="4co4x"></menuitem></object></li>
          1. 美女操大嫩逼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