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際合作伙伴共同面對新冠疫情
文章來源 :
2020-06-11 15:01
絲路環境專項“中亞大湖區水-生態系統相互作用與協同管理”課題與中亞各國的相關國立科研機構在相關領域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各方不僅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也結下了深厚的國際友誼。在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國際合作伙伴紛紛來電致函表示問候,并希望早日恢復合作。
塔吉克斯坦科學院原外事辦主任、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杜尚別)執行主任Majid Gulayozov代表塔吉克斯坦科學院來信表示:“很遺憾中國發生了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是個偉大的國家,我們相信中國先進的醫療技術一定會戰勝病毒”,塔吉克斯坦科學院Rahimi Farhod院長專門致電向中國朋友和同事表達誠摯慰問,希望中國同事能戰勝困難。
吉爾吉斯斯坦科學院院長Murat Djumataev來信表示:“盡管發生了不幸的事情,但我們相信這一切很快就會過去,我們的合作也在繼續進行,如果需要,我們愿意提供任何力所能及的幫助”。
哈薩克斯坦土壤與農業化學研究所Galymzhan Saparov教授等代表研究所職工來電表示:“不要擔心,我們認為疫情并不會影響任何事情,這段時間我們可以好好梳理今年合作工作的重點,尤其是針對咸海區域的工作,我們哈方也在積極籌備,希望能更好地與中方的工作開展對接,祝愿大家一切安好”。
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植物研究所Khabibullo Shomurodov教授來信表示:“疫情發生后,我們非常關心中國朋友們,通過網絡和電視等渠道一直在關注,看到中國政府采取了嚴格的隔離措施避免疫情蔓延,我們覺得這是非常正確的,相信困難的時刻很快就能結束,希望我們五月份能順利開展咸海周邊的考察工作”。此外,烏茲別克斯坦咸海國際創新中心Abutova Shakhista女士、烏茲別克斯坦國立大學Rashid Kulmatov教授等分別來信轉達單位領導和全體員工對新疆生地所同事的問候,希望中國盡快戰勝疫情也希望今后中烏開展更加富有成效的合作。
埃及Arish大學副教授Osama Mohamad表示,雖遠在埃及,但他時刻牽掛著中國以及新疆生地所的全體員工們。他向中國駐埃及大使館的官員說,“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我是半個中國人,我希望到中國去,我會遵守疫情期間的所有規定,我要與中國人民在一起?!彼惹邢雭碇袊鲋驹刚?,并向湖北紅十字會捐出2000元,表達了他渴望奉獻個人微薄力量的心愿。
還有一些來自中亞、巴基斯坦和非洲國家的留學生、國際訪問學者、博士后等在疫情期間正在研究所學習和工作。他們表示,雖然疫情期間不能外出,但是他們心系武漢,時刻以積極信任的態度關注著疫情的發展,同時堅持學習和開展科研工作。
面對國際疫情的蔓延,我們也向我們的國際合作伙伴的疫情防治貢獻我們的力量。2020年5月14日,在收到塔吉克斯坦國家科學院缺乏防疫物資的信息后,課題承擔單位中國科學院新疆生地所組織在所職工進行捐贈活動。截至5月28日,共收到總計23200元的捐款用以購買抗擊新冠肺炎的物資,包括口罩、手套、護目鏡、藥品等。這批物資已于5月30日通過航運,發往杜尚別,用于塔科院員工和中科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杜尚別分中心員工的疫情防護。這些物資承載著研究所的慰問和友情,順利到達了塔吉克斯坦合作伙伴手中,我們愿和塔科院攜手努力,共克時艱,共同抗擊疫情。祝愿我們的深厚友誼天長地久,我們的科技合作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也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戰勝新冠肺炎疫情!
捐贈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