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烏農業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協議書》成功簽署!
文章來源 :
2020-04-13 11:33
為推進絲路環境專項 “主要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對中亞大湖區影響及應對方案(XDA20020202)”的順利實施,子課題擬聯合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生地所”)及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遺傳與植物實驗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遺傳所”)的研究團隊在烏茲別克斯坦開展農業應對氣候變化適應技術示范。
由子課題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以下簡稱“地理所”)的戴爾阜研究員發起,研究團隊于2020年1月14日在地理所,邀請來自遺傳所及生地所的領導和科學家們進行合作協議的研討。此前,三個單位的研究團隊通過郵件,已基本確定合作領域及框架,形成協議初稿。14日上午,由戴爾阜研究員主持,三個單位的研究團隊針對協議初稿的實施內容及各項條款展開了更加細致的討論。遺傳所所長Narimanov Abdujalil教授及其同事、生地所的李耀明研究員、劉鐵研究員及喬建芳副處長等均提出了重要的修改意見及建議。通過三方深入的討論,最終確定《中烏農業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協議書》最終版本。
《中烏農業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協議書》研討現場
1月14日下午,地理所所長高星研究員、對外合作處副處長王振波副研究員、生地所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吉力力.阿不都外力研究員等應邀出席協議簽約儀式。高星副所長代表地理所,與生地所吉力力.阿不都外力書記及遺傳所Narimanov Abdujalil所長正式簽署《中烏農業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協議書》文件。隨后,高星副所長發表講話,談到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是一個合作共贏的偉大戰略,烏茲別克斯坦是非常重要的“帶路”國家。長期以來地理所與多國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聯系,在國內外具有良好的聲譽。相信未來在《中烏農業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協議書》框架之下,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的科學家們能夠有豐碩的研究成果產出。緊接著,生地所吉力力.阿不都外力書記發表講話,吉力力書記首先感謝地理所團隊邀請生地所參與此次合作,過去多年,生地所與地理所及遺傳所已有很好的合作基礎,未來生地所也將繼續支持三個單位的研究團隊深入拓展合作研究。遺傳所Narimanov Abdujalil所長表示很高興能夠代表遺傳所與中國的兩個研究單位達成合作,希望借此契機,在未來進一步加深與地理所及生地所的合作關系,提升遺傳所的科研水平。


地理所、生地所及遺傳所正式簽署合作協議
《中烏農業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協議書》的簽署,為中國及烏茲別克斯坦的科研團隊提供了有利的合作研究框架。在此框架之下,三方研究機構未來也將進一步搭建合作平臺,為地理所子課題研究團隊在烏茲別克斯坦的研究工作提供支持,將有利于中亞農業應對氣候變化適應技術示范的順利實施,進而推動子課題的研究進展。
會后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