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環境專項在第二屆聯合國科學-政策-商業論壇上組織科學分會
文章來源 :
2019-03-14 22:46
由聯合國環境署(UNEP)主辦的第二屆聯合國科學-政策-商業論壇于2019年3月8日至10日在肯尼亞內羅畢UNEP總部舉行。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知名科學家、政界和工商界領袖、國際組織代表,以及民間社會代表等逾2000人參加了此次論壇。此次論壇共包括40個聚焦科學、政策、商業創新的環境主題分會,其中科學分會共15個。
絲路環境專項首席科學家、“第三極環境(TPE)”國際計劃主席姚檀棟院士在論壇上組織了“從第三極到泛第三極和廣域環境變化(From Third Pole to Pan-Third Pole and Beyond)”的科學分會。這是此次論壇上唯一由中國科學家牽頭發起的科學分會,吸引了來自20多個國家的近百名參會代表聆聽報告并參與討論,引起國際各界人士廣泛關注。
本次科學分會由UNEP顧問、牛津大學Nicholas Middleton教授主持,共邀請了來自三大洲、5個國家的科學家、國際組織負責人和工商業代表做大會發言。姚檀棟院士首先介紹了第三極和泛第三極正在發生的環境變化,以及相關的最新科研進展,并提出了從第三極到泛第三極及地球南北極的共同點和相關性,倡導加強全球合作,共同應對環境變化挑戰。北極圈聯盟首席執行官Dagfinnur Sveinbjornsson在隨后的發言中回應了第三極與北極的相關性和相似性,提出雙方合作的前景和重要性。中科院中亞中心的陳曦研究員介紹了中亞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的生態系統評估主要成果。秘魯ANDES協會的項目主任Alejandro Argumedo以麗江和安第斯山的當地居民適應氣候變化的研究為例,介紹了科學引導當地居民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和經濟的經驗。青藏所李新研究員介紹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導向下的第三極地區內陸河流域決策支持系統。UNEP歐洲中心主任Jan Dusik和世界頂級冰球運動員和教練Slava Fetisov提出并響應了北極和第三極加強合作和聯系的建議,進一步強調了開展不同領域全面合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會議期間,姚檀棟院士還多次受邀出席與UNEP高層以及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的高級別對話,從更高的決策層推動了絲路環境專項和其它國際計劃的聯動。會議期間,還通過不同方式介紹了第二次青藏科考的進展、階段性成果和預期重大產出,擴大了中國科學家科學研究成果的國際影響,也為實現科學研究與政策融合做出了貢獻。新華社駐內羅畢分社、CCTV內羅畢分社等對此次科學分會進行了全程報道,并在會后專訪了姚檀棟院士。中國政府網和環球時報等媒體也進行了相關報道。
姚檀棟院士發言
科學分會的7位發言人和主持人
科學分會現場
部分參會代表合影
與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交流第三極環境變化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