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4co4x"><object id="4co4x"><menuitem id="4co4x"></menuitem></object></s>

        <li id="4co4x"><object id="4co4x"><menuitem id="4co4x"></menuitem></object></li>
      1. Science:青藏高原發現人類適應高海拔極端環境最早證據

        文章來源 :

        2019-01-19 14:21

        古人類最早何時擴散到高原腹地一直為學界和大眾所關注。作為“地球第三極”,廣袤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資源稀缺,環境惡劣,對人類生存構成嚴峻的挑戰。由于青藏高原屬于抬升剝蝕區,地層堆積難以保存,人類活動的證據難以完整保留下來。以前在青海湖附近等海拔較低的青藏高原邊緣地區(海拔3000-3500米)發現一批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但在西藏地區只有地表采集的石制品,未能發現有地層依據、年代明確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

        11月30日,《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一篇研究論文,公布了尼阿底遺址這處來自青藏高原腹地的重大考古發現及其研究成果。該項發現將人類首次登上青藏高原的歷史推前到4萬年前,書寫了世界范圍內史前人類征服高海拔極端環境的最高、最早的記錄。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對這一項重大科學發現和研究成果的批示中指出:“這項成果對于探索早期現代人群挑戰極端環境的能力、方式和遷徙、適應過程,對于研究西藏地區人群的來源與族群的形成,對于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推動西藏地區文物、文化資源的發掘、利用和傳承,具有極其重大的科學價值與社會意義?!卑状憾Y在批示中向參加此項研究的全體科學家和科研團隊表示祝賀,他希望科研人員能夠利用好此項工作成果,繼續積極與西藏自治區深化合作,更多揭示高原人類進化和對環境的適應歷史,探索研究其中的機理和原理,為預測未來高原人居環境變化做出更多貢獻。

        經國家文物局批準,中科院古脊椎所高星課題組和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合作,經過多年的調查、發掘與研究,在藏北羌塘高原發現一處具有原生地層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尼阿底(Nwya Devu),證實古人在距今4-3萬年前已踏足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區,在世界屋脊上留下了清晰、堅實的足跡。尼阿底遺址的材料為揭示不同地區人群的遷徙、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證據。

        中國科學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泛第三極環境變化與綠色絲綢之路建設”為該成果的第一標注項目。

        論文信息:Zhang X L, Ha B B, Wang S J, Chen Z J, Ge J Y, Long H, He W, Da W, Nian X M, Yi M J, Zhou X Y, Zhang P Q, Jin Y S, Bar-Yosef O, Olsen J W, Gao X. The earliest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high-altitude Tibetan Plateau 40 thousand to 30 thousand years ago. Science, 2018, 362(6418): 1049-1051.

        F3.large.jpg

        尼阿底石器組合,顯示了剝制石葉的技術特點和過程

            <s id="4co4x"><object id="4co4x"><menuitem id="4co4x"></menuitem></object></s>

            <li id="4co4x"><object id="4co4x"><menuitem id="4co4x"></menuitem></object></li>
          1. 美女操大嫩逼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