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環境”專項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文章來源 :
2019-01-19 14:10
2018年11月3日,中國科學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 “泛第三極環境變化與綠色絲綢之路建設”(簡稱“絲路環境”專項)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北京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出席簽約儀式,“絲路環境”專項首席科學家姚檀棟院士和UNEP科學司司長劉健博士分別代表雙方簽署協議。
張亞平副院長在致辭中對雙方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表示祝賀。他指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促進環境領域的國際合作、設定全球環境議程以及實施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中科院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及共同的未來愿景。他表示,“絲路環境”專項的順利實施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生態環境保護、災害風險防控能力提高、經濟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撐,同時也必將對全球生態環境保護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產生深遠的影響。他希望,科學家們能夠更好地面向科學前沿、面向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共同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推動全球環境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劉健司長代表UNEP在致辭稱,很高興通過近一年的醞釀,“絲路環境”專項與UNEP于今天簽約。此次合作備忘錄的簽署,對保護全球環境、推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敖z路環境”專項擁有堅實的研究基礎,凝聚了國際化高水平科研團隊,希望能夠在“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泛第三極地區環境變化評估、泛第三極氣候變化適應對策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指標等方面作出積極貢獻。
姚檀棟院士在致辭中表示,“絲路環境”專項致力于研究亞洲水塔變化對絲路環境的影響,提出綠色絲綢之路建設科學方案。他表示,亞洲水塔變化對絲路環境影響事關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敖z路環境”專項自啟動以來與UNEP保持著密切的合作,此次與UNEP攜手,將通過共同開展亞洲水塔變化對絲路環境影響研究、建立亞洲水塔變化與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服務的科學-政策互動交流平臺、共同發布評估報告和政策建議、共同開展青年科學家培訓與學術交流、共同舉辦大型國際會議與國際展覽等,服務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絲路環境”專項依托單位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陳發虎院士、黨委書記董偉鋒、紀委書記馬耀明、副所長安寶晟等參加了簽約儀式。